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

“生态包袱”变“产业财富”!贵州桐梓:让秸秆“变废为宝”

时间:2025-09-09 13:35:24作者:来源:人民网

潘佳倩

曾经令人头疼的秸秆,如今在桐梓县变成了“香饽饽”。秸秆综合利用让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经济资源,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环境。


秸秆综合利用 陈桂良摄.JPG

秸秆综合利用。陈桂良摄

在桐梓县茅石镇中关村的田地里,村民们正忙着将全株青贮玉米连同秸秆一捆捆背往路边装车。这些以往被焚烧或丢弃的秸秆,现在有了新去处。

村民徐思雄采取的是加工后小部分卖给农户,大部分由贵州星辰云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收购,均用于喂牛。“我今年种了全株青贮玉米、甜玉米共计400多亩,秸秆收了,不仅地里面很干净,还能减少焚烧对环境的污染。”徐思雄说,对群众增收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秸秆加工后用于喂牛 陈桂良摄.JPG

秸秆加工后用于喂牛。陈桂良摄

桐梓县茅石镇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有效路径,不仅提高秸秆利用率,同时带动周边村民务工。“我们运上车1天要运80趟左右,工资是200元/天。”桐梓县茅石镇中关村村民程应华说,他们都是来自附近,这样的工资还不错。

秸秆综合利用为农户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入,同时,养牛场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稳定且成本较低的饲料来源,降低了养殖成本。


回收高粱秸秆 陈桂良摄.JPG

回收高粱秸秆。陈桂良摄

养牛万头以上的桐梓县风水镇,采用由合作社统一收购秸秆用于合作社牛场喂牛和帮助农户加工用于喂牛的模式。这种模式与桐梓县茅石镇的企业直接收购不同,更加强调合作社的枢纽作用。合作社作为连接农户和养殖场的桥梁,既解决了秸秆处理问题,又为养殖业提供了饲料来源。近段时间,该镇正在进行高粱秸秆的清除加工。


回收青贮玉米 陈桂良摄.JPG

回收青贮玉米。陈桂良摄

“今年是按400元/吨向群众回收,收来加工好、包装好过后进行存放、发酵。”据贵州捌联农业专业合作社养牛专班负责人谢志虎介绍,目前,他们主要回收的是高粱秸秆和玉米秸秆,群众的积极性都很高。


加工秸秆 陈桂良摄.JPG

加工秸秆。陈桂良摄

以往被焚烧或随意丢弃的秸秆不仅造成空气污染,还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现在,这些“生态包袱”变成了“产业财富”,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以前主要是焚烧,很污染环境。”桐梓县风水镇泡通村村民李文江说,他种了10亩地的高粱,秸秆主要卖给贵州捌联农业专业合作社,还有一份不错的收益。(李甜甜、陈桂良)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391859179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83129228 1870136889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83129228 1870136889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