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徐先友 通讯员 姬冠鹏 文图
7月3日,位于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萱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崭新的自动化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转。总经理丁春锋察看完生产线后,听取了几家销售公司的组建进度汇报。“再有一周,就又有一家能拿到营业执照了这样,我们就又培育出个‘对手’。”他笑着说道。
帮助别人组建公司,是为了给自己培育竞争对手?见记者面露疑惑,他拿起矿泉水瓶做了个生动的比喻:“就像往鱼群里放条鲶鱼,不游起来就会被吃掉。”
丁春锋告诉记者,这就是他们今年实施的销售体制改革,旨在“孵化”出更多“萱字号”销售公司,培育他们快速成长,同时,倒逼萱泽科技公司拧紧产品质量和成本的“发条”。
丁春锋透露,“萱字号”销售公司成立后,萱泽科技供应给他们产品从不赊账,企业资金压力就少了许多。目前公司已“孵化”销售公司5家。
“小”中突破,从家庭作坊到现代车间;从当初年产值500多万元到去年4000多万元,萱泽科技的创新发展之路源自2016年。
今年36岁的丁春锋是叶县人,原来在外地一家煤矿生产企业从事销售工作,2016年回到家乡,在盐都街道草厂庾村租了几间民房,开起了作坊工厂,从事煤矿瓦斯治理检测仪器仪表及检测检验设备的生产研发,第一年年产值就达到500多万元,此后,产值年年稳中有升。
萱泽科技的成长,离不开叶县的关注和呵护。2018年,该企业入驻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从规上企业认定到标准化新厂房,当地用“温度计式服务”精准护航,温度低了送政策“暖风机”,温度高了搭融资“遮阳棚”,全力以赴让企业“无畏竟先”“轻装快跑”。
“这成了我们公司发展征途上的转折点。”丁春锋告诉记者,该县工信等部门对该企业实施科技梯次培育,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多项创新政策,使公司逐渐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
2024年,在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的努力下,萱泽科技又购置了23亩地,上马投用了二期项目。
从实验室里与河南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的“技术种子”,到免封孔测定仪结出的“效率果实”——将检测周期从20天压缩至12小时,再到参与制定设备标准形成的“生态根系”……萱泽科技用创新链上的关键突破点不断刷新企业的“实战经验”,使其成为企业新的增长极。截至去年,萱泽科技年产值升至4000多万元。
“虽然公司只有50多名员工,无论从产值还是人数,在国内同行中都‘小’得不入流,但正是我们紧盯的产品小端口,才支撑我们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丁春锋说:“我们这条‘小鲶鱼’,就是要在大市场里游出自己的天地。”(编审 钟乾伟)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