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50万—160万人口的县域为例,我们的全产业链发展目标是保障50万—60万头生猪出栏。”袁金锋表示,该产业链模型首要服务标准是从以往某项技术思维转化为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思维,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追溯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原点和根基。比如,以往鲜肉在物流中的失水问题容易被忽视,目前已得到有效的解决。为了确保屠宰处理后生猪鲜肉能在3—4个小时内被送达客户家中,第6—8个小时出现在客户的餐桌时仍能保持必要的水分和新鲜度,“县域生猪全产业链养殖项目”的技术平台已能通过数据链来管理从每头公猪的繁育到生鲜猪肉上桌的漫长供应链。
在剑桥大学,袁金锋成为率先将基因检测技术用于感染伪狂犬病毒种猪基因研究领域的探索者。此项研究的主要逻辑是将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对感染了伪狂犬病毒宿主猪在不同阶段的基因进行杂交,从中寻找差异基因。这项研究是早期将病毒与宿主(猪)基因差异联系起来的重要研究之一,对于感染“伪狂犬病毒”的宿主(猪)的临床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袁金锋此行剑桥大学则是为了完成博士论文的重要实验部分,他在访学期间攻克了一个尚未有同行研究的课题:利用人类基因组测序结果检测技术研究伪狂犬病毒对宿主(猪)的影响。
此前,袁金锋在国内完成了对感染“伪狂犬病毒”的宿主(猪)在不同阶段的采样和实验材料整理工作。到剑桥大学后,他需要借助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感染伪狂犬病毒的种猪基因变化进行检测,并对不同点位基因的差异化表达与发病机理展开研究。
将近一年时间每天泡在实验室的沉浸式研究结束后,袁金锋完成了“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博士论文。这篇论文以《自然感染伪狂犬病毒后宿主(猪)的脑和肺器官免疫反应机制,BMC》为题,发表于2009年出版的专业期刊《BMC Microbiology》上。
从剑桥回国后,袁金锋年仅27岁。他仅用9年时间就完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全部学业。此后的职业之路尚且漫长,少年得志的袁金锋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到国外的顶尖实验室继续进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二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专业才能投入到种猪繁育有关的产业化项目中去。
袁金锋比较倾向于后者。他曾先后收到英国以及加拿大三个研究中心的邀约,但由于合作时间等衔接问题,袁金锋最终选择加入百世腾集团,并先后担任技术支持经理、技术总监和子公司负责人等职务。百世腾集团创始人曾支持袁金锋博士期间生活费用和前往英国做访问学生的部分开支,他认为袁金锋具备在产学研领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综合实力。
当年,百世腾集团在美国注册成立美国艾格菲实业有限公司(AGFEEDINC),率先提出整合饲料端、种猪繁育、生猪养殖等产业链,推动传统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型,并最终实现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目标。
加盟百世腾后,袁金锋开启了人生中的第二次跨界:从一个业界知名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学者,转型为一个畜禽产业化发展的探索者与推广者。
在百世腾,袁金锋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积累和外语特长,在福建等地考察和评估了多家并购对象,仅用3个月时间便斥资2亿多元人民币收购当地的养猪场。
2008年,袁金锋主持收购的规模化养猪场达到9个。此后,反向收购百世腾的艾格菲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关注。艾格菲由此一度成为华人创办的国际养猪、饲料巨头。
2012—2021年,曾助推艾格菲成功上市的袁金锋发现自己无法在蓬勃发展的公司业务中安于现状,他按捺不住继续深耕生猪产业链的创业激情,毅然决定跳出舒适圈再次出发,成为广东省艾佩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佩克”)的联合创始人。在艾佩克,袁金锋系统搭建了数字化、标准化的种猪育种服务体系,带领该企业成长为育种服务、猪场信息管理系统等业务领域的头部企业。
推广县域全产业链养殖模式
“把自己当作一个优秀的‘病毒’,去感染那些值得感染的‘宿主’!”这是袁金锋讨论伪狂犬病毒及其研究与创业生涯时深有感触的一句话。
从猪禽有形的粪便采样,到伪狂犬病毒在微观世界引发的连锁反应,再到种猪育种、繁育,以及生猪养大的标准化建设和产业化开发,袁金锋把近30年光阴投入到所在领域的持续探索与创新过程中。
如今,袁金锋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面向国内2000多个县域的本地化全产业链生态养殖体系建设中,他的系列阶段性研究成果和产业化构想,正助力更多地区和人群走出传统的生存与发展状态。
在标准化与生态养殖方面,园丰集团已在广西灵山县那隆镇建成了灵山县猪福万家生态养殖核心示范区,该示范区被认定为自治区级四星级核心示范区。在示范区,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非洲猪瘟防控设备设施建设,并对“公司+农户”模式下的300多个养猪场进行技术改造。
产业链延伸与品牌建设也是一个重要抓手。园丰集团为此打造了“畜禽养殖—屠宰冷链加工—电商营销”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格局。目前,集团正在积极推动“灵山香鸡”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进一步提升地域标志品牌价值。
园丰集团实现规模化、生态化、本地化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扶贫事业和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袁金锋欣慰地介绍说,园丰集团探索和实施了“公司+产业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通过种苗、饲料供应,以及技术指导和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公司建立产业覆盖与分红机制,通过吸纳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入股,为200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分红机会,帮助灵山县实现了对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的扶贫项目全面覆盖。
据了解,在区域经济和主导产业发展方面,袁金锋倡导的本地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也产生了示范效应。园丰集团已在钦州市灵山县建成了集饲料—种猪(鸡)场—养殖户—屠宰—深加工—门店等业务单元于一体的县域畜禽全产业链养殖基地。目前 ,该基地已初具发展规模,该项目有助于加快北部湾经济区生猪产业发展,提升当地畜禽养殖生产水平。例如,集团通过订单合同联结带动农户2835户,每年出栏肉猪超100万头,肉鸡3600万羽,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全球富豪榜上,100个富豪中有10个都是跟养猪有关的。”谈到未来的个人职业生涯和行业发展,袁金锋表示,20多年来自己从猪禽产业链有关的探索与学习中找到了无穷的乐趣,形成了坚定的使命感。未来,他的梦想就是让那些产生诸多富豪的行业生态,能够依托本地化的全产业链生态,带动千家万户走上富足之路,同时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