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曾说:“饮料行业不过时,永远是朝阳产业。”
话是没错,但要分品类。啤酒类、乳制品类都出现了营收下降的情况,果汁、茶饮等品类的市场规模更是连年下降。
各种消费茅泥沙俱下中,东鹏特饮品牌战略护航下的东鹏饮料是个例外,在弱势环境中走出了坚挺alpha。2021年-2024年,东鹏营收复合增长率超过31.4%。
而在资本市场上,东鹏饮料更是实现了四年十倍的奇迹。要知道,同期股价腰斩的消费茅可是比比皆是。
东鹏逆势增长,基础是赛道好。
选择大于努力,做好单品的基础是选好赛道。在饮料的众多子品类中,并非所有的赛道都具备孕育长青大单品的沃土。
饮料赛道的价值排序是基础型/功能型>口味型。下图细分饮料市场规模的不同走势也能印证这一点。
满足基础需求(补充水分)、几乎没有口感属性的包装水,及在口感上进一步附加了功能性的饮料品类,需求相对稳定且不易受跨界者替代。前者代表是农夫山泉,后者代表是东鹏。
而果汁等口味型饮料则需要面临消费者口感偏好迭代的挑战与跨界的竞争。如现制茶饮的崛起对果茶饮料冲击颇大。
赛道虽好,但也是存量市场,东鹏能实现年均30%以上的增速,靠的是东鹏特饮品牌战略的绝妙布局。
早在2014年,在东鹏特饮销售刚过10亿,出击全国市场之前,由红杉资本牵线,东鹏特饮与成美咨询达成了战略合作,此后成美咨询助力东鹏特饮梳理了目标消费人群,确立东鹏特饮品牌战略。
虽然东鹏特饮销量已过10个亿,但跟很多企业一样,找不到自己核心用户群,到底产品卖给了哪类人,哪些市场人群在未来更有潜力,需要加大力度投放。而林木勤凭借着自己的营销经验以及市场走访,总结出东鹏特饮消费的十八类消费者。可东鹏公司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找到他们的共性,以及这十八种行业是不是未来会有更大的潜力可挖。
成美根据林木勤总结的十八类人群进行市场调研走访,对企业内部高管团队进行访问,对竞品红牛进行研究。几月后,成美提交了东鹏特饮品牌战略的研究报告,为东鹏特饮制定了精准的品牌定位,准确定位了东鹏特饮的主要消费人群,与红牛的消费人群做出区隔,并将广告语定为“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
放眼未来,饮料行业竞争将更激烈,消费者需求持续升级。东鹏特饮若想稳坐行业龙头、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对于东鹏特饮品牌战略进行优化升级。
一方面,要敏锐捕捉消费者需求变化,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市场趋势和口味的新品,为品牌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强化品牌建设,挖掘文化内涵,提升附加值,打造国际知名的民族品牌。
同时,借鉴国际经验拓展海外市场,传播中国功能饮料文化。在全球饮料市场,东鹏特饮有望凭借东鹏特饮品牌战略和优质产品,书写辉煌篇章,成为中国饮料走向世界的代表。相信在东鹏特饮品牌战略引领下,东鹏特饮将驶向更广阔的新蓝海,创造更多商业奇迹。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