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了解到,2024年,安徽省共组织开展省级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抽检1.1万批次,药品省抽合格率达99.85%,其中高风险药品省级抽检合格率100%。此外,为加强零售配送“最后一公里”的质量管理,池州、芜湖等地推广了“药安封签”制度,累计发放“药安封签”279万份。
聚焦风险管控,夯实安全监管基础。为加强药品监管,安徽省去年共组织了1.1万批次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抽检,确保了药品省抽合格率达到99.85%,其中高风险药品抽检合格率更是达到了100%。此外,省药监局制发了33项监管制度,包括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等,制定了26个趁鲜切制中药材品种加工规范及质量标准,并增补了2个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累计制定了408个省级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打造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实现县级市场监管局省级检查员、市场监管所市级检查员“两个全覆盖”。
深化审核审批改革,全链条助力医药产业发展。根据安徽省药监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安徽省共组织开展省级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抽检1.1万批次,药品省抽合格率达99.85%,其中高风险药品省级抽检合格率100%。在药品监管方面,2024年安徽新增药品注册批准文号166个;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品规186个,同比增长132.5%;分别获批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238个、28个。为探索创新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方式方法,出台了《安徽省医疗器械注册人委托生产管理工作指南》;制定《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评价》团体标准;印发《合肥离子医学中心进口质子治疗系统使用质量监管工作方案》,保障质子治疗系统使用安全有效。
2024年,省药监局积极构建了“国家级专家指导+省级精准服务+就近柔性服务”的三级联动服务创新机制,通过“一品一专班”的工作机制,为药品提供专门团队进行对接与支持,确保了在研产品的早期服务覆盖。这一机制的实施,不仅为药械企业提供了前沿的技术支持和精准的政策解读,还显著提升了创新服务的效能。
近年来,网上购药因方便、快捷备受公众青睐。但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也给监管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省药监局持续强化药品网络销售监管,出台《安徽省药品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违法违规线索核查处置规程》,委托第三方实时监测安徽相关药械经营网站、交易平台、小程序、App及自媒体,并督促各地核查处置。合肥、阜阳等7个地市结合本地网售情况主动开展监测,宣城等市建立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监测平台,对抖音、快手等平台药品销售情况开展巡查。
同时,联合市场监管、网信、公安等13部门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促进发展保障安全。在池州、芜湖等地推广‘药安封签’制度,已发放279万份,强化零售配送末端质量管理。
为推动中药强省建设,安徽省药监局出台具体措施,强化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传承创新,推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示范实施,遴选12个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并累计建成99个‘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种植面积超26.4万亩。
安徽省还建成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全环节信息化追溯系统,实现“一物一码、物码同追”。该省79家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完成与安徽追溯平台对接工作,对1476个品种、1.2万批中药饮片进行追溯,累计赋码1300万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通过微信扫码的方式,查询安徽省中药饮片追溯码11万余次。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