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架上没有多余的选择,反而更好买了。”在物美超值试营业现场,家住石景山的张女士拿着一盒15.9元的30枚鸡蛋说。7月25日开业的这6家硬折扣店,用“少而精”的商品策略打破了传统超市的运营逻辑——只保留1300个SKU,是大卖场的15%,却覆盖了日常所需的全部刚需。
这种精简不是随意删减。采购团队要对市面商品“全市场比质比价”,比如牛奶只留2-3款:一款是对标欧盟标准的自有品牌鲜牛奶,另一款是适合烘焙的纯牛奶。少而精的选品让采购量更大,议价能力更强,像西班牙葡萄汁能做到9.5元/升,就是因为直接包下整条货柜,省去中间商加价。
60%自有品牌:砍掉广告钱,让利给消费者
在物美超值的货架上,“物美超值”字样的商品占了大半——从鲜牛奶到面包,从洗衣液到零食,这些自有品牌商品是低价的核心密码。不同于传统品牌花大价钱做广告、请代言,自有品牌直接对接工厂生产,包装简单但品质不打折。
以鲜牛奶为例,限定牧场的奶源要经过3次检测,蛋白质含量3.3g/mL,优于欧盟标准,但价格比同类大牌低20%。烘焙区的独家配方面包更典型,用德国工艺现烤,省去品牌加盟费,3元蛋挞、5.9元牛角包就能拿下,口感不输连锁品牌。
全链路提效:把成本省在看不见的地方
低价的背后,是从采购到销售的“效率革命”。生鲜产品从产地到门店全程冷链,损耗率比行业平均低一半;烘焙区“小批量、多轮次”现烤,当天卖不完的直接下架,既保证新鲜又减少浪费;连包装都做了优化,“工厂直供可上架包装”省去二次分装,工人只需拆箱摆货,人力成本降了不少。
运营端更“精打细算”:取消服务柜台,改用自助收银,排队时间缩短到2分钟以内;员工身兼多职,理货、收银、导购一肩挑,但薪资比同行高10%,流失率更低。这些省下来的钱,最终变成了消费者手中的“实惠”。
社区嵌入:千平门店的“一刻钟便民圈”
6家店全扎在人口超百万的核心区,1000平方米的规模刚好覆盖“步行15分钟”的生活圈。石景山西山枫林店主打家庭装,通州朗清园店侧重小份蔬菜,丽泽桥店为通勤族设“快速通道”,这种“一店一策”的布局,让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都能找到方便。
正如店员说的:“我们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省心留给顾客。”7月25日开业后,这样的“硬折扣”模式或许会改变北京人的购物习惯——不用为促销费脑筋,不用为溢价买单,买菜过日子,本该这么踏实。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