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投资

无锡博物院办金丝发罩特展 展现明代金银首饰之美

时间:2023-09-14 15:40:50作者:孙权来源:中国新闻网

  展出的金丝发罩。 孙权 摄

  无锡7月26日电 (记者 孙权)“明代的金银饰品极为丰富,工艺精美、设计巧妙,在美学风格上一改宋代的清雅秀美和意趣恬淡,越来越趋于奢华浓艳。”26日,无锡博物院展览部策展人盛敏向参观者介绍明代金银首饰的特点。

  当天,无锡博物院“奢华之美——明·金丝发罩特展”开展,展览所展出的明代金丝发罩,以极细密的金丝编织而成,工艺精细复杂,形似轻薄的纱冠,整体清雅秀丽,却又显得贵气十足。

  金丝发罩又称金丝髻,明代也称金冠、金丝梁冠、金丝髻,为明代已婚女子在正式场合戴在发髻上面的发罩,通常以金银丝或马鬃、头发、篾丝等材料编成,外覆阜色纱,佩戴时罩于头顶发髻之上。

  金丝发罩的正面。 孙权 摄

  “明代出嫁的女子一般都要戴 髻,它是女性已婚身份的标志。由于身份、家境的差异,当时女子佩戴的髻材质也各不相同,比较常见的是三种,即头发 髻、银丝 髻、金丝髻。”盛敏介绍,到了明代中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风俗的侈靡,身份高贵或家境富裕的已婚女子都以佩戴金丝 髻为时尚。

  以此次展出的金丝发罩为例,该发罩由顶、檐两部分连接而成,以粗金丝制成框架和旋卷纹,再蒙以极其细密的编织金丝的罩网。帽顶略呈球形,帽檐做成圆形宽带状,正中用粗金丝做出二道梁,两侧旋卷纹呈向后弯曲状,左、右、前部各有一个小孔,以用来插簪。金丝髻在明墓中屡有出土,造型和工艺则有精粗雅俗之别,本件在整体造型和编织工艺上属同类器物中的上品。

  “该金丝发罩对细金工艺的技术要求极高,工匠们需将黄金通过1000℃以上的高温熔化,再用工具拉成粗细均匀的金丝,进行复杂的编织。”盛敏介绍,此次展出的金丝发罩为国家一级文物,通高8.5厘米,底径8.2厘米,重86克。“这件作品真实地呈现了古代细金工匠们高超精湛的手工技艺。”

  “奢华之美——明·金丝发罩特展”吸引市民观展。 孙权摄

  盛敏希望通过此展览,能够让广大观众近距离观赏到明代金银首饰之佳作,感受明代精湛的工艺及独特的审美风尚。

  明代女子的金丝髻,一般都与簪钗首饰一起佩戴使用,有时候也可以单独佩戴。女子们可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式样的簪钗搭配。如遇重要场合,髻上就要插戴包括分心、挑心、花钿和金银簪等在内的成套首饰,称为“头面”。

  策展人介绍“奢华之美——明·金丝发罩特展”的互动环节。 孙权摄

  为了增加展览互动性,让市民更直观地感受明代“头面”中发罩和簪钗如何配合使用,无锡博物院还特别为该展定制了一款互动游戏,市民可通过展厅电子屏,以选择发罩、发簪等操作,实现个性化的“头面”定制。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