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

60亿像素还原名画细节,故宫百万件文物完成数字化采集,北院区明年竣工

时间:2025-09-24 14:46:20作者:来源:解放日报

在2025北京文化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在“保护传承: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平行论坛上分享了近30年来故宫博物院数字化的创新实践成果。

作为拥有6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23.33万平方米、馆藏195万件(套)文物的文化地标,故宫年均接待中外观众超1000万人次,最高时近2000万人次。如今,通过数字化建设,这座古老的博物馆正以全新姿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朱鸿文介绍,目前故宫已构建起文物数字化架构,历经20余年,195万件文物中已有100多万件完成采集,未来计划再用10-20年实现全量采集。基于采集数据打造的“数字文物库”是核心载体,已收录10万件高清文物影像,且数量持续增长。

在数字服务场景方面,“全景故宫”成为网友最喜爱的栏目之一,它打破了线下参观的时空限制,能够呈现出春夏秋冬、雨雪晨昏的全时空故宫风貌;“故宫名画记”则以超高精度还原文物细节,部分数字文物像素达10亿以上,个别甚至超60亿。

“清晰度相当于在万米高空俯视人群,可以分辨出人物的性别。超高清晰度的文物还原,可以让公众看清比线下观展更细微的细节。”朱鸿文说。

她表示,故宫线下数字体验也同步升级,该馆打通海量数字资源与数字展厅、展柜,让观众仿佛置身“文物大草原”,可自由驰骋或细细品鉴。另一重点项目“数字孪生”正在建设中,计划明年建成并开放,将针对故宫“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旅游景区”三重定位,实现九大场景应用,覆盖古建筑保护、文物展厅管理及观众服务三大核心领域。

朱鸿文透露,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庄的故宫北院区主体工程已完工,目前进入内部装修和机电设备安装阶段,预计明年上半年竣工,不久的将来将对公众开放。北院区将配备数字展厅、数字影院,未来将成为全新的数字文化体验空间。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391859179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83129228 18701368895 zhongguoshangrenzz@163.com zhongguoshangren0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83129228 18701368895 zhongguoshangrenzz@163.com zhongguoshangren0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