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版画院,画家齐同跃介绍自己的版画作品。
扎鲁特版画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主要以木板、刻刀、油墨为创作工具,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一幅版画作品。2009年,扎鲁特版画入选第二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内蒙古扎鲁特旗被誉为“中国民族版画之乡”,当地组建了由专业画师和民间版画爱好者组成的创作团队,牧民、退休教师纷纷拿起刻刀,在木板上雕刻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创作了一大批兼具草原风情与现代气息的版画作品。
新华社记者 柳文惠 摄
8月10日,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版画院,画家齐同跃在创作版画。
新华社记者 柳文惠 摄
8月10日,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版画院,画家齐同跃介绍自己的版画作品。
新华社记者 柳文惠 摄
8月10日,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版画院,画家陈其木格为作品调颜色。
新华社记者 柳文惠 摄
8月10日,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版画院,画家陈其木格展示她的版画作品《草原艺韵》。
新华社记者 柳文惠 摄
8月10日,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版画院,画家齐同跃介绍自己正在创作的版画作品。
新华社记者 柳文惠 摄
8月10日,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版画院,青年画家石芳宇在创作版画。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8月10日,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版画院,扎鲁特版画代表性传承人照那木拉在画室创作。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8月10日,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版画院,画家赵志在自己的画室创作版画。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8月10日,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版画院,青年画家石芳宇在创作版画。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8月10日,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版画院,画家齐同跃在创作版画。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8月10日,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版画院,扎鲁特版画代表性传承人照那木拉展示自己的作品。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8月10日,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版画院,画家赵志在自己的画室创作版画。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8月10日,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版画院,青年画家石芳宇在创作版画。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8月10日,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版画院,扎鲁特版画代表性传承人照那木拉在画室创作。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来源:新华网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39185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