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全省示范性社会培训基地和社区教育示范基地,深化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工作任务,立足办学公益属性,发挥专业特色和培训优势,聚焦“一小一老一服务”,与学校所在地社区共建“同科·水博”社区学院,开启服务城市社区居民助力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的新路径。2年来,共开展14个系列80期公益培训和文化交流活动,覆盖社区居民3170余人次。 一是前移“启蒙端”,办好青少年“职业体验中心”。以学龄前儿童、青少年学习兴趣为触点,依托学校无人机实训室、智能机器人创客空间、水质监测实训室、VR+AR虚拟仿真实训室、环艺设计文创中心等平台,前移职业启蒙教育端口,让青少年儿童在实践体验中逐步发现和培养职业兴趣,养成良好的职业通识习惯。2023年5月,社区学院挂牌成立“职业体验中心”,组织开展儿童绘本阅读、无人机职业启蒙等公益培训21期,覆盖社区青少年儿童650余人次。 二是链接“银龄端”,打造老年人“夕阳红学堂”。精准对接社区老龄人口需求,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老年教育服务水平为目标,整合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阵地资源,邀请国家级裁判、社会体育指导员、浙江省武术协会秘书长等知名专家以及学校优质师资组成授课团队,为老年群体量身打造符合兴趣爱好、有益身心健康的课程,并组建老年人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更多社区老人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中绽放“夕阳红”。自2021年6月以来,已组织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应用、八段锦养生、太极拳、瑜伽等公益培训和讲座32期,覆盖社区老年人1040人次。 三是延伸“服务链”,共建“市民实践学习基地”。发挥社区学院开放、灵活的特点,依托学校机电一体化、设施农业与装备、移动商务等专业优势,精准帮扶社区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新型农民返乡创业指导、村社干部管理提能再造等,为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助力赋能。截至目前,已先后组织开展社区护理师、高级形象设计师、疫情期间情绪管理等培训或讲座11期,覆盖社区群体1000余人。2022年6月,以中国水利博物馆加盟社区学院为契机,新成立“市民实践学习基地”,依托展馆文化优势,组织开展清廉文化进社区、追寻红色根脉毅行、宋韵文化节等活动,参与群众近500人。 |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