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青少年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竞赛开赛
选手们进行机器人排球对抗赛表演。
本报讯(记者 陈君铭)7月5日,2025年玉林市青少年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竞赛在玉东新区实验小学开赛。来自全市150所中小学校的1017支队伍共1500多名科技少年相聚一堂,展开一场场智慧与创新的较量。
本次竞赛由玉林市科学技术协会、玉林市教育局、玉林市科技局、玉林高新区工委管委主办,玉林市科技馆、玉东新区实验小学、玉林市创客协会、玉林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广西云谷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玉林泺喜科学研究中心承办。近年来,该赛事的竞赛规模不断壮大、竞赛项目不断完善、竞赛水平不断提升,已成为全市一项极具影响力、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科技品牌赛事,为科技少年们搭建了一个展现科技实践能力、放飞科技梦想的平台。
竞赛分竞技类与创客类两大类,共设机器人基本技能竞赛、3D打印笔工程挑战赛、超级轨迹赛等13个竞技项目,分设区赛、市赛、市赛小学组1—3年级、市赛小学组4—6年级等参赛组别。
随着比赛的进行,各赛场亮点纷呈,成为选手们创意与技术比拼的秀场:选手们屏气凝神,熟练地操控无人机,成功避开各种障碍物,稳稳地降落在指定区域;在选手们的指尖操控间,形态各异的机器人灵动穿梭,精准地完成搬运、避障、识别等任务;甚至机器人还能隔网相对,打起精彩的排球对抗赛。
人工智能是当今时代最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技术领域之一,为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玉林市科学技术协会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整合各方科技资源,组织开展“快乐科普”进校园、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数学科技文化项目比赛、青少年航空航天教育竞赛等系列品牌赛事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蓬勃开展,青少年科学素养不断提升。
玉林市教育局将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通过搭建竞赛平台、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师资培育,推动“双减”落实见效,让科学精神融入教育血脉。坚持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不断探索推动全市中小学开齐开足科学类课程,将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必修内容,通过校内“科技课”、校外“研学课”等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接触到前沿科技;鼓励学校在课后辅导开展机器人编程、人工智能应用等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逻辑思维,在团队协作中提升创新能力。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