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速公路服务区邂逅文化创意,当乡村振兴影像与交通安全宣传同台亮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以广州华商学院“小旅”实践团为代表的青年突击队在四会高速服务区北区,巧妙地将青年突击队文创IP展示、黄田振兴影像巡礼、交通安全宣传、本土助农产品展销等元素,编织成一场别开生面的“四会高速引金穗,文旅融合兴万家”文旅嘉年华。这场“服务区+文旅”模式开展的创新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途人,现场人气爆棚,为传统高速服务区注入全新的文化动能。
本次文旅嘉年华由四会市黄田镇人民政府、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广贺分公司、四会市黄田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青团广州华商学院委员会、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四会市黄田镇工作站广东粤运交通股份有限公司珠三角分公司主办,广州华商学院“小旅进镇”实践团、广州华商学院“小旅漫镇”实践团协办。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团市委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资源,为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搭建更多平台,提供更多支持。”四会市委书记崔冰娜表示。
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冠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凝聚政府部门、企业伙伴、高校实践团队等社会各界力量,秉持‘交通赋能、文旅添彩’的理念,深耕细作、创新突破,把广贺高速四会服务区打磨成全省乃至全国‘路旅融合’的标杆样板。”
广州华商学院团委专职团干、小旅实践团指导老师杨图珍激励同学们,“立足四会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发挥青春的热情和创造,在打造IP、文化传承、数字赋能等领域继续深耕,以华商青年力量助力四会高质量发展,打造华商青年的‘四会实践样本’,成为省‘百千万工程’的亮丽名片!”
“停!停!停!司机大哥,别急着走!您的高速能量已充满,但前方有‘文化盲盒’等你拆!”这不是什么路政广播,而是来自一群华商大学子的“灵魂拷问”。这群“百千万工程”青年突击队成员,把四会市的特色文化元素,像做“盲盒”一样,塞进各种文创产品里。黄田镇的“橘小糖”、罗源镇的“团源源”、稔仔系列……这些独居四会市当地特色的“代言人”,摇身一变,成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帆布袋、钥匙扣、笔记本。
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凭借着“新颖+实用”的“王炸”组合,成功让旅客们种草无数。不少人驻足欣赏,最后捧着心仪的文创喜滋滋地踏上旅途。
“小旅进镇”实践团成员邓彩铃说道:“实践团立足黄田镇沙糖桔产业,成功打造‘橘小糖’文创IP,开发衍生品活化农产品运用‘新媒体+文创+特色文化’推动三产融合,提升黄田知名度。本次嘉年华,‘小旅’实践团借助高速服务区流量,以年轻化、互动化方式连接外界。打造‘橘小糖’IP场景体验展位,展示特色农产品和文创,旅客们满意的笑容,就是给这次文旅嘉年华最好的点赞,文创这一‘流量密码’,一经解锁,乡村魅力值直接飙升!”
在佛山市驻肇庆帮扶工作组黄田镇工作队与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四会市黄田镇工作站的精心策划下,实践团成员们把助农摊位直接摆到高速服务区,上演一出四会市农产品博览会。
成员们摇身一变带货达人,向路过的游客招揽:“瞧瞧这个,罗源镇的笋,喝着山泉水长大!”“尝尝这个藕,脆得能听见‘咔嚓’声!”这小小的摊位,成了四会乡土文化的“移动窗口”,让路人把四会的“乡土味儿”打包带回家。
本次文旅嘉年华还将“四会高速引金穗 文旅融合兴万家”广贺高速沿线文旅长廊暨黄田振兴影像巡礼主题摄影展作品展示在服务区内。30多幅作品将充满生活气息的乡间小景搬到游客眼前,让游客们从现实世界的“高速奔波”中抽离,一脚踏入一个精心布置的“四会微缩景观。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刘育静
图丨学校供图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