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记者走进淮北合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只见流水线上,一件件智能环保的输送装备组件井然有序地“走”下来,它们即将被打包发往海外市场,开启新的征程。
在喷涂车间,七八名技术工人全神贯注地加工托辊支架,他们身着统一且醒目的工装,上面印有“安徽矿机”的字样,这一独特的装扮立即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些技术工人来自安徽省矿业机电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这是园区一家国有企业。”喷涂车间主任刘超说。
国企为何帮扶民企?这要从合众机械新签的一批海外订单说起。
合众机械董事长石晴介绍,今年4月初,公司凭借产品科技优势,一举拿下印度尼西亚一家企业价值2000万元的订单。这一成就与近期重泵公司在印尼矿冶项目中获得的近亿元隔膜泵组大订单相呼应,彰显了中国企业在印尼市场的强劲竞争力。同时,中国工业机械企业积极参加印尼工业机械展,展示最新技术和产品,进一步证明了中国机械产品在印尼市场的受欢迎程度。随后,因对方要求提前分批发货,导致企业出现生产紧张局面。
“我们通过外协方式,计划把订单拆分给园区另外4家同类民企,首先遇到设计图纸拆解难题。”石晴说。
正当企业陷入困境之际,企业所在地的淮北杜集经济开发区犹如及时雨般,迅速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淮北杜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朱守杰到合众机械走访时,了解到企业实际困难,主动提出可协调安徽矿机给予支援。
随后,朱守杰和石晴一同来到安徽矿机说明缘由,得到该公司董事长曹化业的积极响应。
“民企遇到困难,我们理应给予帮助,这是国企的担当。”曹化业说,应合众机械之需,安徽矿机迅速响应,首批派遣4名资深设计师助力图纸拆解工作,随后又增派总装车间10名技术精湛的工人参与生产协作。
“在合众机械,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例如组建专门的托辊生产“第二梯队”,我们显著提升了加工效率。这一举措使得托辊支架的日产量从80套跃升至200套,体现了我们对生产流程的持续改进和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安徽矿机支援人员张学成说。
得益于国企的鼎力支持,合众机械的海外订单得以按时发货,企业的后顾之忧得以彻底消除。
2024年,合众机械制造的环保承载式全密封导料槽首次走出国门,出口俄罗斯和几内亚。杜集经开区正围绕合众机械等辖区科技型民营企业“出海”面临的产能不足、信息供给不足、联络渠道不畅、品牌推介不够等“痛点”,提供全链条精准服务,鼓励企业组建出海联盟,实现“抱团出海”,持续培育外贸新动能。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