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2021年育肥牛养殖效益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了较高比例的亏损现象,导致育肥牛出栏后的补栏率大幅度下降,育肥饲养环节对犊牛与架子牛的抢购热潮开始消退,无限追涨情绪消失,不再疯狂抢购牛源啦!犊牛、架子牛以及繁育母牛的市场价格开始逐步回落,恢复到理性的交易状态,牛源的流动性变差,出现牛源蓄积的倾向。因此,去年我们企业面对牛价的大幅下跌,承受了巨大压力,亏损了不少资金。今年听说县里联合太平洋产险山西分公司推出了肉牛收入保险,我毫不犹豫地就参保了!”4月23日,山西省扶贫龙头企业——山西牧乐嘉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斌站在公司现代化的牛舍前,望着牛栏里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肉牛,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作为该县首批参保的企业,张晓斌家的1028头肉牛如今得到了‘双重保障’,这让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张晓斌从事肉牛养殖行业已有十年,过去最怕两件事——牛生病和牛价跌。“一场疫病能让我们企业蒙受巨大损失,市场波动更让人揪心。”去年,受全国畜产品价格低迷影响,公司出栏的肉牛每头亏损近1000元,辛苦经营大半年,反倒赔了本。
肉牛养殖产业是榆社县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为应对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和养殖风险,榆社县政府创新推出“政银企户保”“五位一体”运作模式,通过政府引导、财政补贴、保险兜底、企业参与、农户受益的协同机制,为肉牛养殖产业提供全方位保障。
让投保户惊喜的是,保险不仅保收入,还送服务。太平洋产险山西分公司为参保养殖户配备了“疫病防控包”,包括消毒药剂、体温计和养殖技术手册。驻村干部老张每周携兽医巡检,牛只生病不再需四处求医,一通电话,专家半小时内即达。
养殖户更为安心的是保险公司提供的大数据预警服务。今年开春,榆社县遇罕见倒春寒,保险公司提前在微信群发布风险提示,指导养殖户加固牛舍、添保暖设备。“以前靠天养牛,现在靠数据防灾,这保险花得值!”张晓斌感慨道。
2024年9月,农业农村部联合六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定基础产能,包括强化信贷保险政策支持,以及推动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推进肉牛产业纾困,稳定基础产能”,建立多层次风险保障体系尤其必要。
政策性肉牛收入保险与传统肉牛养殖保险的叠加,为养殖户注入强心剂,更为榆社县肉牛产业规模化发展带来希望。
在榆社县的田间地头,像山西牧乐嘉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养殖企业正因一张小小的保单重拾信心。随着榆社肉牛收入保险的开创,山西农业保险正逐步从“事后补偿”向“事前预防+事中减损+事后保障”全链条服务转型。榆社县委书记郭建雄在项目对接座谈中表示,保险不是终点,而是撬动产业振兴的支点。榆社县致力于将肉牛养殖模式打造成可在全国推广的范例,保险机制的引入旨在确保肉牛养殖产业的稳健前行,同时大幅提升农民面对自然灾害的抵御力,为养殖户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如今,张晓斌已经开始谋划明年的养殖,再扩栏4万头,并与屠宰企业签订单合同,“有了保险兜底,咱也敢跟市场叫板了!”在他身后,标准化牛舍已在筹备,这个春天,榆社的肉牛产业正迈向新的征程。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