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

在丰盛古镇 透过镜头看“一生一事”匠心坚守

时间:2025-07-10 11:36:30作者:来源:人民网

荚天宇

在巴南区丰盛古镇悠长的青石板路上,时间仿佛在匠人们专注的指尖停驻。近日,重庆财经学院新媒体艺术学院“巴山e行”服务队深入古镇,寻访三位坚守传统工艺的匠人:制秤大师王泽喜、蚕丝被手艺人张小艳、彭氏火烤豆干传承人彭继红。他们以毫厘不差的精准与日复一日的执着,无声诠释着平凡中的伟大匠心。

一杆秤,称量天地良心。 82岁的王泽喜老人,59载光阴倾注于手工木秤。他恪守“一丝不苟制秤,公公正正做人”的信条,每一杆秤的误差严格控制在0.1克以内。面对制作“八两秤”牟取暴利的诱惑,他断然拒绝:“秤是公平的化身,少一钱,良心就缺一分。”这份对“二两良心”的坚守,重逾千斤。


服务队成员采访手工木秤制作者王泽喜老人。重庆财经学院供图

一床被,编织温暖守护。在蚕丝被作坊里,匠人的双手如同精密的机器,均匀拉伸着每一缕丝絮。“力道差一分,保暖就弱一成。”张小艳说,一床合格的蚕丝被,需经历3000余次这样的手工拉伸。他们用指尖的温度与精准的技艺,编织出最贴身的温暖守护。


服务队成员采访棉被手艺人。重庆财经学院供图

一片豆干,淬炼岁月真味。彭氏火烤豆干的技艺已传承半个世纪。从煮豆的火候到烘烤的时长,每一步都精确到秒。炭火温度误差不超过2℃,全凭匠人“一辈子的手感”精准把控。这片小小的豆干,凝聚着时光的沉淀与火候的奥秘。


服务队成员与彭氏豆干传承人合影。重庆财经学院供图

从王泽喜制秤的“毫厘良心”,到蚕丝匠人指尖的“三千次拉伸”,再到彭氏豆干传承人的“2℃坚守”,丰盛古镇的匠人们用一生光阴,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铭刻在每一件作品、每一个细节之中。

“巴山e行”服务队的学生们,不仅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了这些珍贵的匠心故事,更在匠人们沉静而坚韧的目光中,深刻体悟了“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内核。同时,这份对极致的追求、对诚信的坚守、对传统的敬畏,深深震撼并洗礼着年轻的心灵。有成员感慨:“新媒体不仅是传播的工具,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守护文化遗产的桥梁。”(晏红霞、陈燕华、朱明明)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