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冬
人民网呼和浩特8月3日电 (记者 刘艺琳)近日,由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人民政府、玉泉区委组织部、玉泉区政协文史委、玉泉区文体旅游广电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青城人才月系列活动之“知产赋能,非遗焕彩”非遗知识产权知识讲座暨非遗项目体验活动举办。活动聚焦人才发展,旨在通过非遗知识产权培训与技艺体验相结合的形式,汇聚非遗传承人与民间艺术人才,激发人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创新活力,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人才活力。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活动聚焦“人才”核心,邀请非遗传承领域的骨干人才分享经验,也为广大非遗爱好者、从业者提供沉浸式学习机会,形成“传帮带”“互促进”的人才培育生态,让人才们在感受非遗独特魅力的同时,深化彼此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之路。
活动伊始,马头琴齐奏《归来的马》拉开序幕,专家王晓丽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系统解析非遗保护的法律框架与实践意义。讲座之后,进入了非遗技艺体验环节。与会人员近距离观摩并亲手体验多项非遗技艺,金银器镶嵌工艺传承人李忠强现场展示“烤蓝”制作技艺;茶道技艺传承人张晓燕带领大家领略茶文化的深邃意境;香道技艺传承人郝兰景则展示了传统香道的雅致与韵味。在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现场涌现出不少令人惊喜的创新尝试,有的在香膏制作中融入现代审美元素,有的在金银器镶嵌设计中运用新颖构思,一件件兼具传统底蕴与时代特色的作品在人们手中诞生。
此次“知产赋能,非遗焕彩”玉泉区“文旅+”活动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参与人才的高度评价。参与人才表示,活动不仅提升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学习了宝贵的非遗技艺,更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切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创新转化的无限可能。玉泉区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李伟表示:“本次人才月非遗手工制作活动,不仅为人才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非遗的平台,也为大家创造了一个交流互动的机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人才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为北疆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39185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