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助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推进农业绿色发展。2024年5月27日,省农业农村厅会同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组织召开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湟水河流域典型农田面源污染生态环境影响与防控机制研究”项目交流会,并邀请省生态环境厅、省农林科学院、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环保领域专家参会。
座谈会上,项目承担单位(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青海大学)汇报了项目进展,针对黄水河流域污染特征,以及典型污染物对作物及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作用机制,提出土壤面源污染防控的对策建议。
会议认为,推动农业面源污染,要坚持源头控制,过程清洁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有效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一是加强源头管控,指导农业生产经营者,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科学处置农用薄膜、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严格控制污染从源头输入;二是推广土壤与水体污染修复技术,落实末端治理措施。综合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推进土壤污染修复,对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置,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和危害;三是加强多部门协同监管,积极引导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农牧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努力提高建设和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自觉性。四是总体按照分区、分级、分类的原则进行综合管控。加强耕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和评价,动态更新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因地制宜优选治理修复措施,严防新污染发生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沟通对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领域基础科研,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见效。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