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佳倩
金秋十月,贵州省贵定县新巴镇乐邦村的油茶基地绿浪翻涌,枝头挂满饱满的油茶果,村民们挎着竹篓穿梭林间,采摘繁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采摘油茶果。
乐邦村种植油茶历史悠久,但过去长期依赖传统经验,缺乏科学管护,油茶品质参差不齐,种植分散、效益不高,村民形容为“打游击”。转机出现在贵州山精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深度参与,推动当地油茶产业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油茶果。
“在贵州山精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带动下,我们的油茶产业质量实现大幅提升,他们还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拓宽了增收渠道。”乐邦村村委会副主任陈慧敏告诉笔者,“接下来,我们将与企业协同发力,为散户提供更好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支持,共同把油茶产业做大做强。”
油茶果挂枝头。
该公司与当地合作社紧密合作,定期开展种植、管护等技术培训,推动油茶种植从粗放走向精细。目前,全村油茶种植面积已连片发展至6000余亩,覆盖240多户农户,其中种植大户17户。
村民采摘油茶果。
“我们引入先进管护技术,并通过合作社模式统一培训农户,油茶产量和品质显著提升。”贵州山精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光振介绍,“公司还对油茶果实行保底收购,彻底解决销路问题。”
油茶基地航拍。
随着产业从“零星分散”升级为“融合发展”,效益也稳步提升。公司现有1100余亩有机油茶基地,今年亩产达500斤,总产量275吨,加工茶油2.2万斤,总产值突破220万元。产业壮大还带动当地200余人就业,年支付务工费8万余元,实现土地流转有租金、参与劳动有薪金、产业增值有分红。
从“小特产”到“大产业”,乐邦村的油茶产业正逐步成为支撑群众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图/文 王建辉、刘洪利)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391859179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83129228 18701368895 zhongguoshangrenzz@163.com zhongguoshangren0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83129228 18701368895
zhongguoshangrenzz@163.com zhongguoshangren0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