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白墙的楼院错落有致,青石板铺就的幽径蜿蜒曲折,日前,笔者走进宁海县梅林街道河洪村新开的希望里民宿景观房,站在窗边远眺,河洪村古朴的风景让人暂时忘却了城市的喧嚣。“入住这家民宿,看着很有乡村气息的建筑,心情都变好了很多。”宁波游客王女士告诉笔者,这家新开的民宿很抢手,自己也是提前预订的。
“虽然是刚运营,但是游客们的反响非常好,也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在民宿负责人徐宇红眼里,个性化民宿是了解风土人情的窗口,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还要注重利用当地产业特色和得天独厚的环境。“宁海有很多古村落,但是河洪村的长寿IP,非常吸引我。”两年前,徐宇红一眼就看中了河洪村的古朴气质以及独特的长寿文化,投资建设民宿的想法也从纸面落到了实地,从现场勘测、民宿设计、开工建设,到最后投入试运营,集合了民宿、咖啡馆等多元产业的“希望里”正式开业了。从游客到创客,徐宇红希望这一抹挥之不去的乡土情怀,可以成为游客的“诗和远方”。
“这些年来,河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好了,百姓富了,民宿也建起来了。”河洪村党总支书记干云亚表示,目前,河洪村一共有6家民宿,下一步将合理规划,营造优良发展环境,引进高端乡村民宿项目和开发团队,并带动村里百姓参与进来,促进乡村民宿规模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特色民宿产业的发展打开了河洪村的“致富密码”,加快了乡村振兴的步伐。近年来,梅林街道立足特色,精准发力,在抓产业、育龙头、创品牌、建基地上下功夫,把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
走进刘三村雁苍山养蜂基地,基地内整齐排列着80个蜂箱,一阵嗡嗡声传来,小蜜蜂正忙进忙出地搬着家,“落户”刘三村。原来,在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叶春景的奔波下,刘三村依托良好的原生态资源,将养蜂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优势项目,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蜜蜂产业,并在雁苍山脚下打造了一个中华土蜂养蜂基地。截至目前,全村已产出土蜂蜜约100斤,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
凤潭村“酒香凤潭”名气持续升温,与村民合作建立酿酒厂,成功培育25名本土酿酒技能人才,农户人均年收入超10万元,被央视2套节目专题报道;兰丁村通过闲置土地流转成功变形,昔日抛荒地变身“放心菜园”“美丽花园”,激发乡村新活力……今年以来,特色产业支持下,梅林各村社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29.5%,其中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35.4%。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