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天津市农科院植保所“亮斑扁角水虻繁育体系构建及其生物质转化示范”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时间:2023-10-09 15:01:55作者:来源:天津市农科院

  近日,市农科院植保所科研人员胡霞主持的“亮斑扁角水虻繁育体系构建及其生物质转化示范”成果通过了天津技术产权交易有限公司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会,综合评价达国际领先水平。

  亮斑扁角水虻是我国分布的扁角水虻亚科中的唯一水虻种,其繁殖能力和生物产出强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饲养成本低和动物适口性好等优点,跃升为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资源昆虫之首。其幼虫对厨余、生猪牛粪、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过腹转化,倍量增殖出的虫体可直接喂养观赏鱼、珍禽,或生鲜、干制用作虫源蛋白饲料添加剂;转化的粪便简单堆沤成有机虫肥,可用作家庭花卉或菜苗基质,可减少对人居、种养业产地环境污染的同时,更好缓解了人畜争粮的矛盾,降低了城乡处置生活垃圾的成本,对实现种养业循环经济快速发展,高质量建设生态环境有积极进步意义。

  在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委、市科技局等部门的资助下,植保所从2009年开始潜心研究、试验示范,历经14年完成“亮斑扁角水虻繁育体系构建及其生物质转化”科研成果。该成果筛选出了适合我国华北地区光温适应性好的水虻种质资源1个,使群体繁育卵期延长了1-2天,日产卵率提高了35%以上。建立了水虻产卵和复壮、模块化繁育技术体系。编制了《水虻繁育及餐余转化的技术规范》。发现了水虻幼虫血淋巴中存在30条以上的活性抗菌肽,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抗菌肽Cecropin-α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等多种细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对沙门氏菌感染导致的鸡白痢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创制了珍禽、生态鸡、(观赏)鱼虾系列添加剂鲜虫、虫干、颗粒饵料3种,较常规饲料(麦麸、骨粉等)营养转化率提高了18%,应用结果表明,水虻鲜虫对肉蛋鸡和锦鲤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作用有明显提升,水虻虫粪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土壤,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显著。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网 消费日报网 百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 83129228 561901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