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非银行支付行业的整合出清浪潮仍在持续。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数据显示,年内已有11家非银支付机构的支付许可证被注销。同期,行业头部机构则通过增资、并购等方式强化实力,资本流向正清晰地勾勒出行业未来的价值坐标。
“冰火两重天”格局凸显
一方面,行业“清退”步伐加快。得仕股份、中汇电子支付等11家机构年内黯然离场,反映出中小机构在日益趋严的监管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面临的生存压力。有华南地区支付机构向记者透露,已通过出让部分股权引入新股东,旨在优化结构、提升资本实力以适应新规。
另一方面,行业整合与资本集中趋势明显。上海富友支付、拉卡拉等头部机构纷纷增加主要股东持股比例,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自央行颁发牌照以来,共有271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获得许可,而截至目前,存续机构已缩减至164家。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支付行业已从扩张期,全面迈入整合出清、强者恒强的深度洗牌阶段。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也认为,支付机构正通过增资、高管变更等动作积极拥抱监管,以增强自身竞争力。
新规抬高门槛,行业从规模转向质量
这场深度洗牌的背后,是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2024年7月,《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式发布,将非银行支付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统一提高至1亿元,显著抬高了行业准入门槛。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分析称,这一变化反映出行业正从规模竞争转向质量竞争,支付牌照正加速向有生态、有场景、有合规能力的主体集中,行业格局趋于稳定但分化加剧。
跨境支付与“支付+”成蓝海
在国内传统收单市场收缩的同时,新的增长点正在浮现。跨境支付正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蓝海。今年以来,连连数字、新大陆、移卡、PayPal等机构纷纷通过收购或自主申领方式,密集拿下海外支付牌照,加速全球化布局。
市场表现也印证了这一趋势。连连数字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7.9%,并实现大幅盈利,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资本的流向始终代表着价值的坐标。支付机构未来必须回归本源,依托“支付+”战略,向B端产业链延伸,切入供应链金融、SaaS服务、跨境支付等高附加值赛道。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在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支付出海”已成为重要趋势。未来,支付机构需以深入场景服务、打造科技能力为主线,提供更具创新、更高质量的支付产品与服务。(文馨)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391859179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83129228 18701368895 zhongguoshangrenzz@163.com zhongguoshangren0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83129228 18701368895
zhongguoshangrenzz@163.com zhongguoshangren0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