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

多部门: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将拉动相关投资超2000亿元

时间:2025-10-16 10:56:52作者: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于祥明 白丽斐)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出,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同时,到2027年底,全国城市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中包括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付毕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据初步测算,该方案实施将拉动充电设施设备制造和建设投资2000亿元以上。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是新型能源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充电设施的建设规模必须与电动汽车的增长趋势相匹配,适度超前布局是必要且合理的。“三年倍增”目标正是基于电动汽车预计增长规模而设定,旨在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同步提升。

  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553.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69.23%。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62.2万辆,同比增长27.86%,创历史新高。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吴松泉表示,此举将便利新能源汽车消费,以往充电设施总量不足、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等“痛点”将被化解。

  记者注意到,《行动方案》提出要实施五大专项行动。

  其一是公共充电设施提质升级行动,针对城市、城际、农村充电网络的差异化补能需求,分类施策,建设快充为主、慢充为辅、大功率充电为有益补充的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加密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点位布局、优化设施功能结构,进一步下沉延伸农村充电网络、加大“春节返乡”充电需求保障。

  具体包括,到2027年底,全国城市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中包括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新建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超快结合”充电枪,鼓励建设大功率充电设施;在尚未建设公共充电站的乡镇行政区至少新增1.4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他地区根据需求进一步扩大建设规模,实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设施全面覆盖。

  二是居住区充电条件优化行动,明确新建居住区在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既有居住区因地制宜补充充电设施,开展居住区“统建统服”模式试点。

  具体包括,到2027年底,打造1000个“统建统服”试点小区,实现私人充电桩接入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三是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推广行动,推进首批车网互动试点建设,构建协同推进和跟踪评价机制,探索市场化车网互动响应模式,持续扩大车网互动试点范围。

  具体包括,到2027年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有效扩大,新增双向充放电(V2G)设施超5000个,反向放电量超2000万千瓦时。

  “除满足充电需求外,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迅速提升,其作为储能场景的潜力也日益凸显。例如,用户可以在夜间低谷时段为车辆充电,白天通过车网互动技术将电力反馈至电网,从而将电动汽车电池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使用,这一应用场景在未来具有广阔前景。”林伯强说。

  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将9个城市、30个项目列入了试点范围。对此,有专家表示,推动试点城市和试点项目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为车网互动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样板,并探索其在城市电网中的运行模式以及可发挥的重要作用。

  除上述三项专项行动外,另外两大专项行动是供电能力和供电服务改善行动以及充电运营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行动方案》提出,将充电设施接入需求纳入配电网规划,开展配电网架优化、台区增容等建设改造,强化报装接电服务保障,积极拓展业务办理渠道,优化内部审批流程。同时,加大高品质、高效能、高可靠性的设施供给,推动老旧设备升级改造,提升场站环境及运维质量,规范收费标准,完善充电设施监测服务平台功能,加强运营服务质量评价及结果应用等。


多部门: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将拉动相关投资超2000亿元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391859179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83129228 18701368895 zhongguoshangrenzz@163.com zhongguoshangren0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83129228 18701368895 zhongguoshangrenzz@163.com zhongguoshangren0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