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

鲜奶与奶酪成新引擎,中国奶业迎来“微增长”时期

时间:2025-08-29 14:30:41作者:来源: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为何喝、喝什么”正成为中国消费者审视乳制品的新标尺。目前,中国奶业正经历着从宏观政策驱动向微观消费创新的根本性转变。面对原奶成本高企、消费增速放缓的挑战,整个行业正以“降本增效”为基础,以“产品创新”为矛,以“渠道下沉”为盾,全力开启一场全民消费的破局之战。

降本增效,破解“喝不起”的结构性难题

在国人的膳食结构中,牛奶已经逐渐转变为日常消费品。 据202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中国奶业竞争力研究报告》数据分析,中国原奶平均生产成本约为3.8—4.2元/公斤,而全球平均成本(按汇率折算)约为2.5—3.0元/公斤,国内每公斤原奶生产成本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30%~40%,这种成本压力最终传导至乳品终端市场,使得部分国产液态奶产品零售价普遍偏高。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专家程广燕指出,加工乳品与生鲜乳的比价持续攀升,使得高端化不应成为乳制品的发展趋势,亲民而优质的产品才是市场主流。

在此背景下,政策层面与产业界协同发力,旨在从源头破解成本困局。近期,农业农村部出台《关于加快奶业纾困提升奶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通知》,从财政扶持、金融支持、技术推广等多方面入手,旨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养殖户合理收益。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乳企的核心任务是“夯实供应链基础,实现降本增效”,并加快向功能营养型乳品转型,从根本上缓解价格压力,让更多家庭轻松喝上优质奶。

产品创新,鲜奶与奶酪开辟增长新蓝海

当基础乳品市场趋于饱和,增长引擎便转向了高附加值与细分场景。低温鲜奶与奶酪,正成为乳企角力的两大新焦点。

“现打鲜奶”业态的兴起,是乳企对传统零售渠道的一次大胆突破。从三元食品重启“北京市牛奶公司”,到新希望乳业在核心城市布局自助打奶设备,再到一鸣食品开设专门店,这种“新鲜、现制、健康”的模式不仅迎合了消费者对即时性的需求,更成为品牌与年轻消费者互动的新场景,短期内有效提振了销量。

与此同时,奶酪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在国家《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的指引下,乳企围绕“零食化、口味本土化”等维度深度创新,不断拓展消费边界。蒙牛等龙头企业积极布局,妙可蓝多等企业则持续深耕。发展奶酪产业不仅能有效解决原奶季节性供需不平衡,更能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成为行业新的增长极。

此外,烘焙、茶饮、咖啡等B端餐饮市场的崛起,为奶油、黄油、奶酪等原料带来了巨大增量,成为拉动乳品消费的另一重要引擎。

渠道革新,让乳品“触手可及”

要让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渠道革新至关重要。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5年6月乳品线下渠道销售同比下滑,这倒逼企业必须寻找更贴近消费者的路径。

如今,乳企的销售渠道已从传统的商超,深度渗透至医院、社区、高铁、机场、学校等消费场景。例如,伊利在医院内设置自助售货机,君乐宝为酒店、婚宴定制专属产品,一鸣食品精准锁定百强企业团餐市场。这些特渠的深耕,不仅填补了市场空白,更让乳品真正实现了“触手可及”,为消费回暖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渠道保障。

展望未来,中国奶业的竞争已进入“微增长”时代。这场围绕成本、产品、渠道的全方位革新,不仅是对行业的一次深度洗礼,更是从“国策推动”到“全民创新”的伟大跨越。随着科学饮奶观念的普及和消费选择的日益理性,一个更加健康、多元、普惠的中国奶业新生态正在加速形成。(文馨)

声明: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391859179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83129228 1870136889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

《中国商人》杂志订阅

关于我们 公告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人员查询
中国·商人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 20230214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698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一号    电话:010-83129228 1870136889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1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