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人工智能领域龙头企业商汤集团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集团实现收入24亿元, 同比增长36%,经调整亏损净额同比和环比均大幅收窄,同比下降50%,贸易应收回款额32亿元,大幅提升96%,交出了“全面超预期”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上半年通过生成式AI、视觉AI、X创新业务三大板块的协同发展,印证了“1+X”、“Re-CoFound”、“三位一体”战略的前瞻性与落地成效,为AI 2.0时代的产业商业化提供了“商汤样本”。
收入高增与亏损收窄,双线告捷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国内AI产业迎来重大利好。该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为 AI 技术落地及应用场景开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在宏观政策推动下,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科技,于2025 年上半年展现出较强的发展态势。从财报核心数据来看,集团实现了增长韧性与盈利潜力的双重突破,多项关键指标远超市场预期,正在迈向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增长”的扎实转型。
通过历史数据来看,商汤本期收入再创新高,业务发展与经营策略调整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财报显示,商汤科技实现高质量增长的核心源于集团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并呈现“主次分明、协同发力”的格局。其中,作为核心增长引擎,生成式AI业务表现尤为亮眼,收入超过人民币18亿元,连续三次高位数增长,对集团贡献占比提升至77%,标志着生成式AI已成为商汤营收结构中的“主力支柱”业务板块。
视觉AI作为商汤深耕多年的核心板块,成熟业务“现金牛”作用持续凸显。截至2025年6月底,该板块服务客户660多家,其中长约复购客户占比达57%——高复购率不仅验证了视觉AI产品的市场认可度,更为集团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支撑。
在盈利指标上,商汤“降本增效”成果持续兑现。上半年集团毛利率维持在39%的健康水平,体现出AI技术商业化的高附加值属性;值得关注的是,集团亏损幅度连续第三次大幅收窄,收窄比例达50%,且收窄幅度超过前两次,意味着公司距离盈利拐点正逐步靠近。同时,应收账款大幅提升96%至32亿元,反映出下游客户付款能力与合作意愿的增强,业务回款质量持续优化。
现金储备则为长期发展筑牢“安全垫”。截至2025年6月30日,商汤集团总现金储备达人民币132亿元,充足的资金不仅能支撑大模型研发、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等长期投入,也为X生态企业的孵化与赋能提供了保障,彰显出公司稳健的财务状况。
高盛最新研报指出,商汤科技亏损收窄趋势明确,未来3年有望受益于政府与企业AI投资加速。基于估值与成长性,上调评级至“买入”。
生成式AI破局,视觉AI守擂,X业务蓄力
商汤聚焦生成式AI、视觉AI、X创新业务三大核心板块,实现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不仅巩固了领先市场地位,更展现出较强的应用落地爆发力。
其中,在“大装置-大模型-应用”三位一体战略指引下,商汤生成式AI形成了“算力支撑研发、研发反哺应用、应用沉淀数据”的闭环生态,上半年在算力规模、模型能力、商业化落地三大维度均取得里程碑式进展。截至2025年8月,商汤大装置运营总算力达2.5万PetaFLOPS,国产芯片5000卡集群实现月级稳定运行,集群利用率超80%,异构训练效率达到同构架构的约95%;在中国大模型平台市场份额、AI基础设施综合竞争表现方面分别位于IDC、沙利文权威机构调研前三。
商汤还在大模型方面持续迭代突破技术边界。2025年4月10日,发布全新升级的“日日新SenseNovaV6”大模型体系,多模态推理能力位列国内第一,对标GPT-o1,数据分析能力大幅领先GPT-4o;7月27日,升级发布“日日新SenseNovaV6.5”大模型体系,在强推理、高效率、智能体三个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是国内首个实现图文交错思维的商业级大模型、多模态推理能力对标Gemini 2.5 Pro。
近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2025年上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实现了从技术到应用的全方位进步,产品数量迅猛增长,应用场景持续扩大。
在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商汤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其生成式 AI 的应用落地成果格外引人注目。商汤“一基两翼”商业布局以生产力应用与交互应用为垂直行业落地方向,已深入多个高潜力发展领域,同时多模态大模型流式交互时长、用户数同比均大幅度增长。其中,生产力工具“小浣熊家族”用户破300万,日处理Tokens 100亿,与联想等合作赋能用户,还推出金融、教育等行业版本;交互工具日日新V6.5上线即进入到智能硬件和机器人、AI教育、AI文旅等应用场景,同步推出C端“爆款”,推动AI走向“百姓日用”。
商汤作为公认的AI行业龙头企业,视觉AI一直稳居市场前列。近日IDC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软件2024年市场份额:智能体是未来》报告显示,商汤科技以22.8%的份额蝉联中国计算机视觉市场第一,这也是商汤连续九年位居该细分市场的榜首。
商汤视觉AI核心产品“方舟”,凭借强大的视觉智能体,采取私有化部署交付和订阅服务模式,主要服务园区管理与通行、金融服务以及文旅行业。目前已部署到国内及海外近200个城市,覆盖近3万个园区、楼宇、网点和枢纽,每日算法调用量超过一亿次;2025年初,方舟平台还全面升级多模态大模型功能,能够更高效、更低成本地应对客户定制化需求。
X业务板块包含市场化的创新方向,包括绝影汽车(智能驾驶,智能网络和“开悟”世界模型),原视觉AI板块中的智慧医疗(善萃)、家用机器人(元萝卜)、智慧零售(善惠)等业务。“1+X”组织变革也为生态企业独立发展和获取资本支持提供了夯实的战略支持。2025年上半年,X创新业务完成完善的运营能力构建,大大激活组织和人才活力,融资后的X创新业务无需商汤追加资金投入,显著优化商汤现金流。
三大战略协同落地,构筑长期竞争力
商汤科技基于“三位一体”“1+X”的战略协同落地——从技术根基、组织载体到机制保障,形成层层递进的战略实施闭环,精准破解了AI 2.0时代的发展难题。
AI 2.0时代的核心痛点在于模型生产成本从“人力驱动”转向“算力驱动”,商汤率先以“大装置-大模型-应用”三位一体战略筑牢技术根基,通过算力与模型的深度协同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这一战略下,“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体系持续迭代,凭V6.5版本在强推理、高效率、智能体领域实现突破,多次斩获权威评测领先成绩,印证技术硬实力。
拥有了技术沉淀与商业基础,商汤以“1+X”组织架构调整优化市场响应能力,使其战略落地更具灵活性。“1”聚焦集团核心业务,打造行业领先的AI云,实现大装置、基础模型与AI应用的无缝集成,并且在CV领域深耕通用模型与场景结合,确保核心竞争力不分散;“X”则是重组拆分的生态企业矩阵,各生态企业设立独立CEO并拥有市场化激励与融资通道。
同时,辅以“Re-CoFound”创业重塑,激活“1+X”生态,通过打造二次联合创业集体,为战略落地注入人才与决策效率。商汤组建五人执行委员会(EC),分工明确的高效决策团队大幅缩短战略执行周期。同时,“Re-CoFound”以灵活机制吸引外部人才,让技术优势与市场需求快速对接,既解决了生态企业的人才难题,也让“1+X”架构下的创新更具活力。
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围绕生成式AI、视觉AI、1+X战略以及国务院发表的“人工智能+”政策发表了未来战略展望。在生成式 AI方面,保持多模态大模型能力在国内的领先位置,深度赋能商业场景并保持收入高速增长;在视觉 AI方面,持续稳固行业第一地位,双向优化利润空间与现金流质量;在“1+X” 战略方面,推动 X 创新业务成为垂域头部,提升经营活力与资本市场吸引力;同时,徐立提到在“人工智能 +”政策推动下,商汤将紧抓政策与市场发展机遇,加速在重点领域的渗透、形成商业闭环。
目前来看,从技术根基的“三位一体”,到组织载体的“1+X”,再到机制保障的“Re-CoFound”,商汤三大战略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支撑、层层落地:三位一体解决“技术怎么突破”的问题,1+X回答“组织怎么适配”的疑问,Re-CoFound则破解“人怎么激活”的关键。正是这种战略实施的系统性与连贯性,让商汤在AI 2.0浪潮中实现技术、业务、生态的全面突破,最终达成超预期业绩,也为AI企业应对行业变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本。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39185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