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已达到322.5万份,其中报废更新申请量为103.5万份,而置换更新申请量则高达219万份。这一数据反映了政策对汽车消费市场的显著拉动作用,以及对环保效益、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
近期,全国多地持续加力“两新”政策,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扩大补贴范围等,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活力。例如,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将鼓励各地市依据本地产业特色及居民消费需求,创新实施‘财政补贴+企业优惠+金融支持’的组合模式,以促进大宗耐用消费品的以旧换新活动。继续支持汽车置换更新,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
湖南发布2025年“两新”实施方案。在之前品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扩围拓品、提标降槛等五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截至5月6日,湖南省范围内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已吸引458万余笔补贴申领,累计申领金额高达39.47亿元,直接带动销售金额突破306亿元大关,进一步彰显了消费品市场的蓬勃活力。
陕西西安日前推出“国补贷”专项金融产品,帮助国补商户简单、高效、低成本获得高额度信贷资金,进一步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促进以旧换新活动更好开展。
此外,还有多地推出各类主题活动,优惠促销与国补叠加,扩大以旧换新政策的影响力。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形成了不少好的经验。首先,部分地方通过扩大以旧换新品类,不仅顺应了消费升级的大趋势,还有效促使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速产业向高端、绿色方向转型;其次,一些地方采用财政与金融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减轻了企业的垫资负担,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最后,多地政府将促销活动与国家补贴相结合,通过降低消费门槛,有效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进一步促进了大宗商品的消费增长。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两新”政策有效促进了消费回升,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6.9%、21.7%、19.3%、18.1%。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及时向地方追加下达今年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据相关报道,这一举措旨在响应当前经济复苏的迫切需要,并确保资金直达消费者,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发挥更大效果。资金的到位将进一步拉动相关品类的消费需求,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延续一季度的回升态势。
谈及如何持续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能,让消费者更快更好享受政策红利,朱克力表示,一方面,各地政府应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通过政务平台等数字化手段,实现资格自动审核比对、资金快速即时到账等功能;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将硬件销售与延保、回收服务等相结合。同时,监管部门需加大对旧品回收环节灰色产业链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透明定价机制和环保标准体系,确保政策红利能够惠及广大消费者,而非被二手商所截留。
明明指出,当前‘两新’政策已在众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进一步释放政策效能,关键在于提升居民收入预期、优化消费信贷服务、稳定消费信心,并逐步构建起内生性的消费增长机制。同时,应更好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在产品更新、回收体系和金融支持中形成自发动力,增强政策的可持续性和传导效率。此外,政策实施也应进一步注重结构优化与精细化引导,将资源更加有效地配置至中低收入群体、三四线市场和绿色智能等重点领域。通过强化政策协调性和市场机制联动,推动消费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