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7日表示,将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的职能,协同中国人民银行完善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的长效机制,以更有效地发挥市场各参与方的稳定市场作用。
吴清当天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中央汇金公司在前线实施强有力的操作,而中国人民银行则作为坚实的后盾,这种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有力且有效的。
在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吴清称,7日将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同时,将业绩是否超越基准、投资者盈亏情况等直接影响投资者利益的指标,纳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考核体系,以此推动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的转型。
针对美加征关税的影响,吴清表示,证监会将尽力帮助受影响企业应对美加征关税的冲击。针对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将在股权质押、再融资、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提高监管的灵活性,以协助其解决困难。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豁免相关规则,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加强与投资者有效沟通。
此外,吴清表示,目前正抓紧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监管指引,进一步完善“并购六条”配套措施,以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围绕产业逻辑“强身健体”、激发活力、提高质量,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及风险抵御能力。
吴清进一步强调,资本市场改革将聚焦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投资者获得感。在推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方面,证监会正研究建立分行业信息披露指引,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研发投入、技术迭代等关键信息的披露要求。针对中小投资者保护,将探索建立证券纠纷"示范判决+专业调解"联动机制,试点推广股东权利代位诉讼制度。
关于跨境监管合作,吴清透露已与美国SEC建立专项工作组,重点解决中概股审计监管问题。我国将有序推进境外上市备案制度改革,完善红筹企业境内上市标准,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在境内外市场双向融资。数据显示,2023年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过率达92%,累计融资规模突破500亿美元。
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方面,证监会正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完善债券市场统一执法机制,重点整治结构化发债、自融代持等违规行为。针对量化交易,将建立差异化监管框架,对高频交易实施申报收费制度,对程序化交易实行穿透式监控。截至今年一季度,已对26家异常交易机构采取约谈措施,市场波动率同比下降18.3%。
对于市场关注的退市制度改革,吴清表示将优化财务类、交易类和规范类退市指标,建立"应退尽退"常态化机制。2024年已对41家*ST公司启动强制退市程序,同比增加35%。同时配套建立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基金,推动建立多层次赔偿体系,确保退市过程平稳有序。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