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工信厅、发改委、商务厅、长沙海关、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中国贸促会湖南省分会六部门,联合印发《湖南省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旨在依托政策入企、市场开拓、国际人才引进、管理优化、跨境金融服务及权益保障六大核心任务,打造全方位服务体系,助力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全球竞争力。
根据方案,湖南将推行‘线上AI+线下联动’创新模式,简化境外投资备案流程,实施‘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等常态化举措,精准破解企业出海面临的难题。
市场开拓方面,将启动‘千企百展夺订单’行动,组织超千家次企业参加百场境外展会,并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关键平台深度挖掘商机,促进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为保护中小企业出海权益,湖南将打造全链条商事法律服务平台,加强国际仲裁、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并建立经贸摩擦预警机制,发布重点国别风险提示。引导出海企业向境外使领馆报到登记,保障企业及外派人员合法权益。
为强化人才支撑,湖南将优化外籍人才通关便利政策,搭建校企联合培养平台,并鼓励建立海外属地化人才培训机制。强化跨境金融服务,重点推进汇率避险专项行动,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创新对非经贸合作金融产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在数字化赋能方面,湖南计划搭建"湘企出海"数字中枢平台,整合跨境物流、电子单证、智能报关等12类服务模块,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大数据分析境外市场需求,定向推送国别产业报告,开发AI虚拟展会系统,实现展位三维建模、展商智能匹配等创新功能。
产业链协同环节,将推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链主企业,联合上下游中小企业组建"出海联合体"。依托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等重要通道,建设3-5个海外仓供应链枢纽,试点"保税仓+海外仓+前展后仓"联动模式。针对非洲、东南亚等重点市场,建立10个境外产业合作园和15个技术转移中心。
品牌国际化培育工程同步启动,实施"湖湘名品环球行"三年计划,设立专项补贴支持企业开展国际认证、境外商标注册。重点培育工程机械湘军、醴陵陶瓷、安化黑茶等特色产业品牌,计划三年内培育100家以上"湖湘品牌出海标杆企业"。建立跨境电商品牌孵化基地,打造"湖南品牌数字展厅"多语种云平台。
为深化开放型经济改革,湖南将试点跨境数据流动安全管理机制,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优化AEO认证培育机制,联合海关开展"关企信用共建"专项行动。探索建立对非本币结算试点,推动中非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提质升级。
绿色贸易促进计划纳入实施方案,引导企业开发符合国际标准的低碳产品,支持建设20个以上海外绿色工厂和产业园区。建立碳足迹认证补贴制度,对取得国际通行环境认证的企业给予通关便利。组建新能源装备出口服务联盟,重点开拓"一带一路"沿线新能源基建市场。
区域协同发展方面,推动长株潭都市圈建立出海资源共享机制,联合组建境外商务服务中心网络。支持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跨境电商集聚区,打造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走廊。建立"市州出海竞争力评价体系",实施差异化考核激励机制。
国际合作维度,深化与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机制,推动建立中南半岛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联合央企搭建"湘企+央企"联合出海平台,重点拓展境外工程总承包市场。计划未来三年培育200家以上对外投资"领航企业",建立覆盖50个重点国别的湘商服务网络。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