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许昌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河南省许昌市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大幅增长,出口货值5812万元,同比增长50.6%。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简而言之,即对外贸易经营者在官方批准的市场集聚区内选购商品,只要每票报关货值不超过15万美元,便可在当地直接办理出口通关手续。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在我市落地以来,凭借申报手续简便、出口收汇灵活等优势,助力一批商品“种类多、批量小”的中小微贸易企业和商户出口。
目前,许昌市市场采购贸易主要出口市场为老挝、美国、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主要出口商品为纺织品、汽车零配件、遥控器、塑料制品等百货类商品。
许昌海关副关长王萌介绍:“为助力市场采购贸易扩大出口,我们联合商务、税务、外汇等部门开展政策宣讲,详细讲解市场采购贸易海关监管措施,支持企业与‘货代’、物流商等加强合作,推进‘市场采购+中欧班列’模式复制推广,鼓励中小微商户以市场采购贸易组货后通过中欧班列出口,打造市场采购贸易和中欧班列融合发展新通道。自2024年4月份‘市场采购+中欧班列’模式推出以来,该市累计出口约1.5亿元,其中今年一季度出口2344万元。这一成绩与中欧班列在促进地区贸易方面的作用相一致,例如赤峰市中欧班列累计实现进出口货值6.07亿元,中欧班列(长沙)今年前10月进出口货值167.47亿元,同比增长33.12%。”
下一步,许昌海关将持续优化监管服务,联合商务等相关部门精准施策,助力更多企业用好市场采购贸易开放平台,支持许昌市通过获批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有效拉动了发制品、蜂产品、腐竹等特色产品的出口,预计出口额将增长100亿元。,通过实施一系列扶持政策,如降低税负、提高增值税起征点、增加应纳税额上限等,以及推动数字化升级,为更多中小微企业出口打开新通道,推动高水平开放实现新跨越。
许昌海关还计划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同举办国际贸易展览会和推介活动,吸引更多国际买家关注许昌市的特色产品,进一步提升许昌市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此外,许昌海关还将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确保市场采购贸易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其国际贸易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规则和市场变化。
随着许昌市市场采购贸易的不断发展壮大,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小微企业通过这一平台走向世界,为许昌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