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慧思开物”的人形机器人“天工”,正进行物流打包任务。(和冠欣 摄)
面对人类随机拼出来的积木造型,人形机器人“天工”只看一眼就能按次序精准拼出一模一样的造型。“天工”炫技是靠“开物”赋能。3月12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全球首个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的“慧思开物”平台,通过AI大模型驱动的任务规划具身“大脑”和数据驱动的端到端技能执行具身“小脑”,实现了机器人从任务理解到执行的全流程智能化。这使得机器人能够更聪明流畅地完成拼积木、工业分拣、桌面清理、打包快递等复杂任务。
一脑多能破解通用难题
仓库里的机器人能搬箱子,酒店的机器人能送餐,工厂里的机器人能拧螺丝……如今,各式各样的场景中都能见到机器人的身影,然而,这些机器人却如同孤岛,各自为政,无法实现通用。能不能让一款机器人具备很多技能?“慧思开物”正是通过一脑多能、一脑多机来实现通用。
“打开、关闭、旋转……这些技能就像是串在机器人能力项链上的颗颗珍珠。”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技术官唐剑打了个比方:机器人的‘大脑’仿佛一位智慧的调度师,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精心从‘小脑’的技能宝库中挑选出最合适的‘珍珠’,从而圆满完成任务。“慧思开物”分为“大脑”和“小脑”“大脑”先进行任务规划,再调用“小脑”技能库执行具体动作,并将执行反馈传递给具身“大脑”,形成任务闭环。
如何练就一脑多能的通用本领?先看“大脑”,AI大模型让其形成自然交互和环境感知理解能力,可以精准拆解和规划长程任务。再看“小脑”,目前技能库已囊括30多项技能,未来还将掌握超百项技能,覆盖物理世界的绝大部分场景;同时,它还具有强大稳定的运动能力,可以应对各种复杂地形,实现全身控制、双臂协作、稳定行走和移动导航。
既能快速推理又可复盘学习
3月12日的发布现场,面对工作人员下达的桌面清理任务时,“天工”双臂协作起来,先整理桌面的水杯、饭盒,又将废纸团、一次性纸杯放进锡纸盘,最后投进垃圾桶。在执行任务时,即使工作人员故意快速移动纸团,人形机器人“天工”依然能够不受干扰地准确夹取目标。这恰恰可以反映出自主纠错的能力。
真实世界中,这种突发意外或失败的情况经常出现。“有了大模型,就能以这个失败情况为起点,重新规划出一个方案,继续完成任务。”唐剑解释。同时,“小脑”也要在关键时刻准确调用合适的技能,准确率还得非常高。
机器人的“大脑”如何进化?“慧思开物”依靠的是“快思考推理、慢思考学习”的法子,即接到任务时立即进行快速推理,空闲时则进行深入思考与学习,制定多样化方案,模拟各类场景,并运用强化学习技术不断更新和优化大模型,从而使“大脑”愈发智能。
首批搭载“慧思开物”产品亮相
除了一脑多能,“慧思开物”又可一脑多机——首次实现单个软件系统在机械臂、轮式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多构型本体上的兼容。这样一来,其他企业就能借由“慧思开物”研发机器人,降低开发门槛,简化开发流程。
首批搭载“慧思开物”的机器人已经来了。3月12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优必选科技发布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平台——天工行者。这也是业内首款30万元以下的科研级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不同于普通的通用人形机器人产品,科研级人形机器人要求机器人本体在实验精准度、效率和稳定性方面有出色表现。”优必选科技相关负责人说,这对产品性能和参数提出更高要求,产品成本显著提高。
天工行者拥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和拟人化的运动控制能力,全身有20个自由度,能以10公里/小时的速度稳定奔跑,具备在山坡、台阶、沙地、雪地等复杂地形平稳移动、抗冲击干扰等运动功能。
据悉,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后续将推动该平台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助力智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凡本站注明“《中国商人》杂志社”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人》杂志社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人》杂志社”。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13051922111